2016年7月18日,由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和海南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支持,由中国驻欧盟使团、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欧盟智库“欧洲之友”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欧论坛暨第三届中欧政策与实践圆桌会议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秘书长刘禹同主持,来自中国与欧洲的各界专家围绕“中欧经济转型:前景与机遇”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国梁代表海南省政府对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自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国内外游客对海南健康、养老、医疗、文化、娱乐、旅游等服务型消费需求全面快速增长;欧盟在健康管理、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领域有独特的优势,有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海南的海口市、三亚市与欧洲很多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完全有条件先行先试,成为沟通中欧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合作和经贸往来的桥梁,在推动中欧自由贸易区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马振岗代表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和李肇星会长,对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他认为,本届论坛正值第18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之后不久,延续前五届论坛务实、敏锐、创新的风格,对中欧之间的改革战略、贸易投资、政治互信、困难与挑战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将为深化中欧务实合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促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驻欧盟大使杨燕怡为本次论坛发来贺辞,强调当前中国和欧洲都处在发展关键时期,此次论坛的主题切合实际,注重增强中欧共识,具有重要意义。
欧盟驻华大使史伟也发来贺辞,认为刚结束的第18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对欧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欧盟将致力于改革并与中方推进四大伙伴关系建设。
"欧洲之友"政策研究室主任伊斯兰姆认为,欧洲与中国深化经济合作面临新的机遇,"欧洲之友"将继续推动中欧深化合作,实现共赢。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迟福林院长提出,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严峻挑战,中欧应该采取共同行动,避免零和博弈,携手推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双方不仅要在推进亚欧自由贸易进程和建设开放包容的亚欧大市场上做出表率,而且要携手推动全球投资贸易新规则向公平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迟福林认为,建立中欧自贸区是深化中欧合作的重大战略选项,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进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路径和载体。他建议把握住2020年的时间窗口期。中欧双方应在年内、最迟明年达成框架协议,明确谈判目标、谈判主要内容、谈判时间框架、谈判机构以及早期收获计划。
迟福林等与会专家认为,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新挑战,深化合作进程中,中欧智库责无旁贷。中欧智库应尽快就建立中欧自贸区涉及的重大问题开展联合研究;继续合作办好中欧论坛,以此为重要平台,加强智库间的对话交流;并争取多方支持,设立中欧智库合作研究基金。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