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我们是CIRD

  3. 我院动态

  4. 改革研究

  5. 国际合作

  6. 教育培训

  7. 宣传出版

  8. 企业咨询

首页 院官网 院官网-简报

实现高水平开放的突破

迟福林

总的看法: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挑战大于机遇。处在“关键当口”,能否吸引有实力的内外企业进入,能否增强各方良好预期,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首要关键。

一、争取实现“早期收获”的某些突破

1.将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的部分政策推向全岛。这不仅有利于充分释放政策效益,也将带动形成全岛产业发展的优势。建议将乐城除“干细胞临床

研究”外的其他医疗开放政策扩大到全岛;对标高精尖国际医疗与公共卫生水平,把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定位为“国际性医疗硅谷”;取消“医疗机构限于合资”相关规定;将“理工农医”类高校独立办学政策拓展到全岛,等。

2.放宽境外专业人才在海南的执业准入。取消金融、会计、税务、仲裁等专业人才需要考试取得资格后才能提供服务的相关规定,改为备案制;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序扩大劳务市场对外开放”的要求,率先引入技能型外籍劳工,建立面向东盟的国际劳务市场,等。

3.实施岛内居民购买进境免税商品正面清单。这是降低本岛居民生活成本、增强对自贸港发展信心的重要举措。建议封关的同时要明确岛内居民购买免税日用消费品的相关政策;有序放开免税市场准入,使各类免税经营主体在充分竞争中降低价格、提升服务质量;支持企业与香港联手共建免税购物产业链、供应链,降低某些免税商品价格,提高服务质量。

4.实现数据领域有序开放。作为封关运作的重要举措,要实现国际互联网政策由重点园区向全岛推广;制定实施具体行业层面的数据出境规则,以企业数据应用场景为导向形成更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数据出境管理制度;在逐步扩大数据领域开放进程中,明确数据安全的监管重点,完善监管条件。

5.与香港合作实现金融开放的某些突破。例如,依托EF账户发展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与香港在海事保险、自保、再保险、健康养老保险等领域出台具体合作举措;出台吸引港资基金管理机构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运营管理规定;尽快明确EF账户准入标准,形成内外企业对金融开放的预期;力争实现数据开放与金融开放的叠加,尽快形成数字金融发展的某些优势。

二、推出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举措

1.将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缩减至30项左右。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最大重点是服务业市场开放。去年6月,中改院形成了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缩减的具体建议。在尽快缩减限制措施的同时,借鉴CPTPP,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与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合并。

2.谋划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与RCEP规则的叠加方案。例如,实现RCEP的40%原产地规则与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叠加,使企业在RCEP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累计超过30%,就可享受“零关税”进入内地的政策。在此基础上,争取支持,将海南的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缩减到20%,就会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就会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在RCEP与中国大市场中的重要枢纽作用。8月27日,中改院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将在曼谷召开“RCEP:亚洲经济新未来”高层论坛。

3.出台总部基地建设的相关政策。例如,创新总部企业对外投资管理模式,对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取消对外直接投资审批,实行备案制;灵活执行“居住满183天”等政策要求,可考虑把在东盟国家开展商务活动的时间视为在海南居住时间;支持企业建立“走出去”服务联盟,对走向东盟的总部企业提供法律援助、投资保险、直接融资、信用评级等一揽子专业服务,等。

4.实现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发展市场、放活市场、做大市场,关键是市场体系建设要有新的突破。例如,研究设立具有海南特色的面向东盟、服务内地的现货期货交易所,并引入国际交易服务体系。

5.出台打造制度型开放新前沿的落地方案。作为自由贸易港,海南有需求、有条件率先在全国扩大制度型开放,这是海南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中之重。例如,形成重点服务业标准与国际对接的方案,使海南自由贸易港成为国内外标准对接的“窗口”;实行与香港、新加坡同等的市场准入制度,实现负面清单外市场准入“无审批”;出台使用“海南自贸港法规制定权”的相关举措,等。

三、“十五五”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1.把提升资源利用效益作为“十五五”的重要事项。可考虑在暂不调整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在全省规划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土地利用统一、基础设施统一、产业布局统一、城乡发展统一、环境保护统一、社会政策统一”;尽快将农垦土地纳入全省统一管理。由此,既可明显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又可增加中长期财政来源。

2.研究出台蓝色经济的行动方案。2023年海南单位海岸线海洋经济密度仅为广东的28.3%,若“十五五”提高到广东2023年50%的水平,海南海洋生产总值将达到4500亿元左右。就是说,海南发展蓝色经济的潜力还相当大。要以打造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基地为目标,研究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蓝色经济行动方案,在尽快做大海洋经济的同时,在中国与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中发挥重要枢纽作用。

3.形成“十五五”海南、广东两省合作的行动方案。运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优势,充分发挥广东产业基础较好、企业实力较强的突出优势,主动务实推进两省合作进程。例如,“十五五”两省的飞地园区要实质性运作,明确落实主体与时间表;加强职能部门的主动对接,在琼粤战略合作框架下,以海洋、农业等产业一体化为重点制定“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的行动方案。

4.研究出台行政体制改革调整方案。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需要处理好特殊政策与制度环境的关系。2020年,中改院曾建议在省级层面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经济委员会,并打造以法定机构为主体的专业、高效、灵活的政策执行系统。目前,需要研究提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相适应的高效率行政体制的改革方案。

5.增强各方对洋浦开放的信心与预期。从调研情况看,儋洋一体化与预期目标的落差较大。建议从洋浦未来发展目标出发,研究调整方案。

6.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提升国际影响力。明年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5年,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的关键年。明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主题议题设计等方面将有某些重要调整。抓住明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把“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论坛”办出层次、办出影响;同时,征得论坛秘书处支持,与香港政府联合发起“双港合作”高层论坛。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版权声明
  • 官方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扫一扫
  • 官方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扫一扫